站内搜索:
    • 公司:
    • 广州邦永印章有限公司
    • 联系:
    • 吕先生
    • 邮箱:
    • lvbaiyong88728@126.com
    • 手机:
    • 13724058961
    • 电话:
    • 020-87269353
    • 地址:
    • 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218号广源大厦818房(地铁11号线 中医药大学站 D出口往前200米即到)
    • 微信:
本站共被浏览过 1107891 次
用户名:
密    码:
公司动态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详细信息

印章的基本常识

2025-10-18 10:35:20    85次浏览

印章的内容很广,特征也因不同的印材而异,刻法也有种种术语,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收藏和鉴赏都有很大用处。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识。

1.阴(白)文印、阳(朱)文印、阴阳间文印。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,四下的称阴文(又称雌字),反之称阳文。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,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,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,在印章上却是阳文;在封泥上是阳文的,在印章上却是阴文。因此,为了避免误会,就把阴文称为白文,阳文称为朱文。有的印章中杂有白文朱文,就称“朱白间文印”。一般说来,古印中多为白大印,字体幽雅有古意,笔势壮健,转折处宜一气呵成。白文印字体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肿,瘦而不失之于枯槁,得心应手,妙在自然,忌矫揉造作。朱文印始于六朝,盛行于唐宋,字体清雅,笔锋尽露,但笔迹不能粗、粗则显俗气。

2.铸印、凿印。金属印章,不论官私,一般是先雕泥范,然后用翻砂法或拔蜡法冶铸而成,这就称为“铸印”。古代印章大多是连印文一起铸成的。非金属印如玉石等,不能冶铸,只能用刀凿刻。也有金属印章先铸成形,然后凿刻印文的,一般称这种印为“凿印”。凿印有工整和粗劣之分,有官印因急于封拜,不待范铸而匆匆凿成应用、因而被称为“急就章”。

3.两面印、多面印、子母印。一面刻字,另一面刻姓名,或一面刻姓名,另一面刻职位称号,或一面刻姓名,另一面刻吉语、图像等,凡两面都刻有印文的则称为两面印。多面印即类推。两面印、多面印一般不能有印钮,只在中间凿一小孔以便穿带,所以又称“穿带印”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印章套在一起以便携带的称为“子母印”或“套印”。

4.名印、字印、名字合印、总印。古人认为印章是作为信用的象征,故把名印作为正印,字印作为闲印杂用。名印就是只刻姓名,一般只在名下加“印”、“印信”、“印章”、“之印”。“私印”等字样,而“氏”字与其他的闲字杂字都不用,用之则表示不敬。字印亦称表字印。汉晋时代的字印必连姓,后代或连或不连。字印一般只加“印”字或姓字,如“赵氏子昂”。姓名、字并刻为一印的称为“名字合印”。也有将籍贯、姓、名、字、号、官职等并刻一印的称为“总印”。

5.回文印、横读印、交错文印。回文即用来处理两个字的名印和字印,即可以防误读,又可使名的二字连为一体。其方法是把“印”字放在姓下,且在右,名的二字都在左,回环读之,则为“姓某某印”,而不读为“姓印某某”。如“王从之印”四字,若通常刻法,不用回文,易误为姓王名从,看不出为姓王名从之。横读印、交错文印极少见,一般只用来刻官衔和地名。如“司空之玺”,“司空”二字刻在上,“之玺”二字刻在下,这就叫做横读印。交错文印就是以对角顺序而读。四个字的,个字在右上,第二个字在左下,第三个字在左上,第四个字在右下。如“宜阳津印”,“阳”字在“津”字下,“律”字在“宜”字左,但容易误读成“宜津阳印”或“宜印津阳”。

6.书柬印、鉴藏印。书柬印在古代比较流行。秦汉至南北朝时采用泥封,泥封后钤有印章,但一般只用名印。至后来则用“某人言事”、“某人启事”、“某人白事”、“某人顿首”、“某人敬缄”等印刻,这些都是书柬印。鉴藏印是收藏书画的印记,始于唐代。唐太宗有“贞观”二字连珠印,唐玄宗有“工元”二字长方印。这两颗印虽未标明鉴藏字样,但却是鉴定性质的,是早的鉴藏印。宋代以后鉴藏印的内容丰富起来,而且篆刻和用料都十分精美,大有后来居上之势,为收藏家所青睬。其次,通过鉴藏家的鉴藏印还可考订古代珍贵书画的流传情况。其文有“某人家藏”、“某人珍赏”、“某郡某斋(堂、馆、阁)图书记”等。不少印谱中也收了鉴藏印。

7.玉印。印材中以玉为珍贵。其质地坚洁润密,不磨不磷,可毁损折断而不可破坏其纹理。因此古人多喜佩带玉印,其意一取君子佩玉,一取玉之坚贞。玉以越古越贵,一些商贾为欺市获利,常把新玉放人油锅中炸脍,使之成古色。

8.金属印。指用金、银、铜、铅、铁诸金属刻成的印章。金银质地太软,不易上刀,笔锋更难显现,因此一般的铸印时都掺以铜,不但易于成形,也易于镌刻。通常所说的金银印大都是涂金涂银的,纯金纯银的比较少见。官印中金银是用来区分等级的,私印中用金银的不多见。由于金银印刻则腻刀,字迹柔而无锋,从收藏与鉴赏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大的价值。铜印字迹壮健,带有回珠。方法上有凿有刻,亦有徐金上银的。铅印、铁印,古代除巨印用之外,一般不多见。明朝时,御史大夫用铁印,取其刚直无私之意,但铁容易生锈腐蚀,故流传的绝少。

9.象牙印、犀骨印。牙印,汉时有官印,宋以后多作私印,以象牙为材料,其质柔软韧腻,难中刀法。刻朱文则尚可见笔锋,白文则无神气。因此,篆刻家和收藏家对牙印都不太珍爱。象牙忌鼠味民便,一遇鼠尿则立即现出黑斑,直至底部,而且永远除不掉。又畏热气汗水,即使有牙印也不常佩带。犀角印,惟汉二千石至四百石官以黑犀角为印,别的很少用,其质地又粗又软,时间一久,则会变形。其他有以牛羊等的腔骨角为印的,这在民间较为流传,官印和富家极少用,有关的记载也尚未发现,故始于何时还说不清。

10.水晶印、玛瑙等印。水晶质地硬而脆,不易刻,稍用力则断,刻成的文字滑而不涵。玛瑙的质地比五更硬,是诸印材中难镌刻的一种材料,刻成之文又显得锋芒尽露,缺乏温雅之气。瓷印唐始有,宋渐广,硬而不易刻。珊瑚易裂,翡翠易断且硬。总之,水晶等印,雕刻不易,作印章实为事倍功半,收藏家与鉴赏家也只把它们作一种点缀品来把玩。

11.竹木印。木印一般用的是黄杨木,此木容易上刀又不疏松。梅根、竹根、瓜蒂、果核等也可用来刻印。竹根直选择坚细无裂纹的,如果两节间距适宜,根节又呈规则性分布,则非常美观,足供珍玩。核则以广东的榄核为贵(榄比橄榄大,不可食),质地坚韧,其他大都软,只可削刻,难尽篆刻之美。竹木印可雕成各种形状,集工艺品与印章为一身,因而也是收藏家与鉴赏家所网罗的一个范围。

12.印钮、印绶。印背上高高隆起的,打有眼孔用来穿带部分就叫做印钮(纽)。早期印章钮形质朴,只在背面雕刻成凸起的形状,横穿一孔即可,后人称之为“鼻钮”。随着印章和雕刻技术的发展,印钮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,种类也越来越多,大都是禽兽虫鱼等动物,如龙钮、虎钮、螭钮、龟钮、辟邪钮,又有曲钮、直钮、泉(古铜钱)钮、瓦钮、桥钮、斗钮、坛钮等。有的印章无钮,就在印章的四周刻以山水人物,称为“薄意”薄刻而有画意。印绶就是指印钮上穿的带子,古代多用绵帛为之。秦汉以后,官印印绶的颜色差别都有一定的等级区别,不可僭越。

总之,印章的收藏与鉴赏一般包括三个方面:印材品种、形状特征和文字篆刻。印材品种已有详述。形状特征主要包括印面和印钮,而篆刻文字在形式上则有古文、大篆(籀)、小篆、八体书、六体书的区别。从神韵上则又要看印中每字的篆刻是否连贯(篆法),布局是否合理、美观、新颖(章法),每一笔划是否丰神流动,或庄重典雅或滞涩等(笔法)、用刀是否力度合宜,充分体现笔锋和书法神韵。以及镂刻深浅是否合宜(刀法),这四法又要涉及到专门的篆刻学方面的知识。

  • 简易刻制流程设计稿反转:用软件设计印章稿并镜像反转,打印到透光胶片上。曝光固化:将胶片覆盖在光敏垫上,放入曝光机照射,未被文字遮挡的区域感光固化。清洗显影:用专用清洗液或酒精擦拭印章垫,未固化的部分被溶解,形成凹陷的印文区域。注油装壳:注入
    25-07-05 23:15:01
  • 企业刻章(以公章为例)备案申请:凭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到当地公安局指定窗口办理刻章备案,获取《刻章许可证》。选择刻章店:持备案证明到有资质的刻章机构(需查看公安局备案资质)。确认样式:提供印章尺寸、字体(如仿宋、隶书)、内容(企业名称、税号
    25-07-05 23:12:01
  • 按用途分类个人印章:用于签名、文件签署,如银行开户、合同签字等。企业印章:包括公章、财务专用章、合同专用章、法人章等,需按工商规定备案。艺术印章:如姓名章、斋号章、闲章,用于书画作品点缀,兼具艺术性和标识性。防伪印章:带有特殊防伪纹路、编码
    25-07-05 23:09:01
  • 企业注册刻章必刻印章:公章、财务专用章、法人章,合同专用章可根据需求加刻;注意:刻章费用因材质不同而异(如橡胶章约 50-100 元,铜章约 200-500 元),备案时需携带全套工商材料。光敏印章(光敏垫 + 塑料壳)材质核心:高分子感光
    25-07-05 23:06:01
  • 个人生活用章可选轻便的橡胶章或光敏章,尺寸小巧(如 2cm×2cm),便于携带,用于日常文件签署或收藏。有机玻璃 / 亚克力印章材质核心:透明有机玻璃(PMMA)雕刻凸面。特性:可视性强:透明材质便于对准盖章位置,适合需要定位的场景(如财务
    25-07-05 23:03:01
  • 企业刻章(以公章为例)备案申请:凭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到当地公安局指定窗口办理刻章备案,获取《刻章许可证》。选择刻章店:持备案证明到有资质的刻章机构(需查看公安局备案资质)。确认样式:提供印章尺寸、字体(如仿宋、隶书)、内容(企业名称、税号
    25-07-05 23:00:01
  • 个人刻章(非备案类)直接到刻章店提供姓名、样式需求即可制作,无需备案(仅用于个人日常使用,如收快递、书画落款等),但需注意:若用于银行、法律文件等正式场景,可能需按机构要求备案。材质与工艺选择高频使用:优先选光敏章、铜章,耐磨且印迹清晰;艺
    25-07-05 22:57:01
  • 书画创作刻章材质推荐:寿山石、昌化石等石料,手工篆刻更显艺术价值;样式:姓名章多为正方形,闲章可异形(如圆形、椭圆形),字体用篆书(如小篆、缪篆)。个人生活用章可选轻便的橡胶章或光敏章,尺寸小巧(如 2cm×2cm),便于携带,用于日常文件
    25-07-05 22:54:02
  • 保管与使用规范专人保管:企业印章需指定专人存放,使用时登记台账,避免丢失或滥用;防损保养:橡胶章、原子章避免接触高温或溶剂,木质章定期上蜡防裂;废弃处理:旧印章需及时销毁(如切割、熔毁),企业废弃印章需按规定交回公安局或备案销毁。企业注册刻
    25-07-05 22:51:01
  • 光敏印章(光敏垫 + 塑料壳)材质核心:高分子感光材料(光敏垫)+ 工程塑料章壳。特性:成像清晰:曝光固化技术形成精细印文,字迹边缘锐利,适合公章、财务章等正式场景。储墨性强:内部多孔结构可储油,盖章 300-500 次后需补油,印迹均匀不
    25-07-05 22:48:01
  • 书画创作刻章材质推荐:寿山石、昌化石等石料,手工篆刻更显艺术价值;样式:姓名章多为正方形,闲章可异形(如圆形、椭圆形),字体用篆书(如小篆、缪篆)。光敏印章(光敏垫 + 塑料壳)材质核心:高分子感光材料(光敏垫)+ 工程塑料章壳。特性:成像
    25-07-05 22:45:01
  • 按材质分类类型特点适用场景橡胶章材质软,刻制简单,价格低廉,但印迹清晰度一般,易磨损。日常办公、个人临时使用。牛角章材质坚硬,耐磨耐用,印迹清晰,适合长期使用,但成本较高。企业公章、财务章等正式场合。铜章 / 钢章金属材质,硬度高,防伪性强
    25-07-05 22:42:01
  • 材质与工艺选择高频使用:优先选光敏章、铜章,耐磨且印迹清晰;艺术用途:选木质、石料(如寿山石、青田石),便于手工雕刻和把玩;防伪需求:可加入微缩文字、二维码等防伪设计,或选择芯片防伪印章。保管与使用规范专人保管:企业印章需指定专人存放,使用
    25-07-05 22:39:01
  • 按用途分类个人印章:用于签名、文件签署,如银行开户、合同签字等。企业印章:包括公章、财务专用章、合同专用章、法人章等,需按工商规定备案。艺术印章:如姓名章、斋号章、闲章,用于书画作品点缀,兼具艺术性和标识性。防伪印章:带有特殊防伪纹路、编码
    25-07-05 22:36:01
  • 个人生活用章可选轻便的橡胶章或光敏章,尺寸小巧(如 2cm×2cm),便于携带,用于日常文件签署或收藏。光敏印章垫材质:由高分子感光材料制成,表面为白色或透明状,内部多孔结构可储墨。作用:感光成像的载体,通过曝光固化形成印章图案。规格:根据
    25-07-05 22:33:01
  • 个人刻章(非备案类)直接到刻章店提供姓名、样式需求即可制作,无需备案(仅用于个人日常使用,如收快递、书画落款等),但需注意:若用于银行、法律文件等正式场景,可能需按机构要求备案。光敏印章垫材质:由高分子感光材料制成,表面为白色或透明状,内部
    25-07-05 22:30:01
  • 光敏印章(光敏垫 + 塑料壳)材质核心:高分子感光材料(光敏垫)+ 工程塑料章壳。特性:成像清晰:曝光固化技术形成精细印文,字迹边缘锐利,适合公章、财务章等正式场景。储墨性强:内部多孔结构可储油,盖章 300-500 次后需补油,印迹均匀不
    25-07-05 22:27:01
  • 原子印章(原子芯 + 金属 / 塑料壳)材质核心:海绵状原子芯(渗透型材料)+ 金属 / ABS 塑料外壳。特性:自带印油:印油储存在原子芯内,盖章时自动渗出,初期印迹饱满,但易随使用变浅。耐用性较差:原子芯易老化硬化,寿命约 1-2 年,
    25-07-05 22:24:01
  • 企业注册刻章必刻印章:公章、财务专用章、法人章,合同专用章可根据需求加刻;注意:刻章费用因材质不同而异(如橡胶章约 50-100 元,铜章约 200-500 元),备案时需携带全套工商材料。刻章需要多长时间?激光刻章通常 1 天内完成,手工
    25-07-05 22:21:01
  • 按用途分类个人印章:用于签名、文件签署,如银行开户、合同签字等。企业印章:包括公章、财务专用章、合同专用章、法人章等,需按工商规定备案。艺术印章:如姓名章、斋号章、闲章,用于书画作品点缀,兼具艺术性和标识性。防伪印章:带有特殊防伪纹路、编码
    25-07-05 22:18:01

被浏览过 1107891 次    版权所有:广州邦永印章有限公司(ID:35065350) 杨宇

7

回到顶部